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长春人文学院儿童福祉学院组建“红途逐梦队”,于7月15日赴吉林省辽源市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5年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红色场馆探寻历史记忆,以青春力量传播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第一站,实践团踏入辽源市博物馆。馆内以红色主题为脉络的展览,陈列着泛黄的革命文物、斑驳的历史照片与珍贵文献,生动展现辽源在烽火岁月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红色文化赓续传承的清晰脉络。团队成员穿梭于展陈之间,一边浏览记录,一边被辽源人民自近代以来浴血奋战、砥砺前行的红色奋斗历程深深触动。

第二站,实践团步入辽源矿工墓陈列馆。馆内的矿工墓遗址、带着岁月痕迹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展品,静默回溯着那段苦难与抗争的历史。团队成员研读史料、聆听讲解,探究矿工群体的斗争历程及背后重大事件,领会他们在残酷压迫下的坚韧精神。
参观遇难矿工尸骨陈列区与“万人坑” 遗址时,成员仿佛穿越时空,见证矿工在黑暗中的挣扎,感受他们对生存的渴望与对压迫的无声控诉。这场震撼体验让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这片土地下埋藏的不仅是逝者遗骸,更是中华民族抗争历史的重要见证与集体记忆载体。

实践团行程的最后一站,是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馆内战俘营房、防空洞、劳役场所等历史遗迹保存完好,在专业讲解员系统详尽的史实介绍下,英美高级战俘被俘期间所经历的残酷迫害、非人道待遇,以及其内心对和平的强烈祈愿,得以完整生动地再现。
实践团成员通过馆内先进的人工智能交互系统,与虚拟呈现的温莱特将军展开“跨越时空” 的对话。在这场沉浸式交流中,成员们深刻体悟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团队成员全程以文字记录感悟,多角度拍摄影像资料,计划精心制作并发布兼具红色精神传播功能与思政教育价值的讲解视频,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岁月。

本次实践历程中,队员们踏访三地场馆,在革命历史、苦难抗争与和平祈愿的探寻里,回望烽火岁月、体悟精神传承、厚植使命担当。新时代学子将以史为鉴,赓续红色血脉,为红色文化传播与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动能。他们将在实践中坚定前行,让理想之花绽放,以福祉理念服务社会,让红色基因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中代代相传。
(供稿单位:儿童福祉学院 供稿人:李鑫雨 审稿人:刘畅 图片:儿童福祉学院)
初审(一校):史明鉴
复审(二校):刘 畅
终审(三校):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