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与书为友,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同时为我院学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共建和谐校园。为此儿童福祉学院学生会于2023年9月27日举办“品书中百味,留无尽余香”读书分享会活动。参加活动的有2022级部分同学。
《兄弟》观后感
封面上厚重沧桑的“兄弟”二字,带给了我太多思考。“妈妈你放心,只剩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以一定让给李光头穿。”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一对兄弟展开的,哥哥宋钢,弟弟李光头。他们两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用扫堂腿与别人打架,他们一起下河捉虾,他们在家里破败不堪时拿树枝当筷子,他们隔着门背靠背不停倾诉思念一起吃大白兔奶糖,也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但上天对他们太不公了,他们为何小小年纪就要忍受贫苦孤独,为何要让他们满怀期待迎接到的却是父亲的遗体,为何他们的母亲就这样撒手西去,头何要让他们目睹到文革的残忍疯狂?宋钢,李光头,他们只是徘徊在动荡时代的孩子啊,他们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但透过现实的黑色幽默,我还是窥探到了生命最初的美好。
手足情深一一使我动容。“我还没上车呢。”这是宋凡平临死前最后的呼喊,他不甘心就这么被活活打死,他放不下在上海等待的妻子李兰,他舍不得在家迎接的儿子们,但他就这么去了。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即使被批斗,被敌对,也能笑着安慰孩子。他骗儿子脱臼的胳膊只是休息而已,他教儿子做饭捕鱼,他帮儿子擦去泪水,这一幕幕是那么温暖,然而,那个时代罕见的父亲、丈夫,就仅仅因为地主嫌疑被人打死,令人震惊,令人惋惜。“不要再别人面前哭。”坚强的李兰,推着棺材一步步向前走着。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从不在别人面前哭泣,即使面对丈夫的去世,她也能挺住。我看到她把沾有丈夫血迹的泥土一点点装进袋子,我看到她被人扇耳光也仍旧面不改色,我看到她微笑着向别人问好,然后在田野间尖厉凄楚地大哭,我看到这位母亲,这个妻子所做的一切,心中顿时肃然起敬。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人,她的爱,一定传达到了丈夫身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你会有善报的。”苏妈郑重地对拉板车的男人说。这是很普通的点心店的老板苏妈,只是看到了素不相识的人倒在路上,她竟然不顾惹麻烦帮兄弟二人想办法运回尸体。苏妈是那么善良,那么老实,她也许就是这个社会中淳朴的小人物中的一个,但那样的苏妈,竟然也挂上了被批斗的牌子还有关剪刀,张裁缝,童铁匠,余拔牙,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打到阶级敌人证明自己的革命立场,却也只是想方设法从中谋利。他们是那么卑劣,那么可笑,但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与苏妈一样,都是那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兄弟》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余华所描写的兄弟情谊还在于他为我们重现的那个文革时代,以及他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文化大革命,并没有取得社会的进步,而是给千千万万无辜者带来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历史留给我们的,应该是教训与改进,愿那样疯狂的时代剧不再重演,愿那些牺牲者不再出现,愿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22级学前一班 王晶
《我与地坛》观后感
最近读完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这本书是史铁生以亲情、生命、死亡等为主题写的散文。读完全书,我想到了一个词语一向死而生,史铁生在意外中失去了双腿,他也曾想要放弃生命,但是最终还是活了下来,积极乐观的活着,并写下了这些对人生的感悟,他的人生就是对向死而生的最佳诠释,也激励着一代一代的后来人。于我而言,一路走来,算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特别大的挫折,对文中一些生命、生死等宏大的话题或许感触不是很深,但是也在他细腻的文字中获得一些力量。
在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中,我很喜欢他写的这段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儿?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这段话是史铁生在残疾后,逐渐接受这样的自己而写下对死亡的感悟,既然都是要死的,那就活一活。这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很值得去学习,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苦闷,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烦恼与焦虑,但是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避免在消极情绪中迷失自我,要在烦恼中找到积极的一面,并且去扩大积极的一面对自己的影响,让自己有所成长。
此外,我最喜欢的是书中《记忆与印象》那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史铁生写了身边人的故事,他写自己儿时的伙伴、老师、姥爷、二姥姥、大舅等人,避免不开的写到文革时期的苦难,所有的印象与记忆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描写苦难,不是为了记住苦难本身,而是为了让阅读的人在面对生活挫折的时候,能够从中获得力量。
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触也让我有所思考,他描写太阳、蝉蜕、露水、星星,写到“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写到“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这些描写中,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初高中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刚上大学的时候也会偶尔看书,但是之后好像逐渐忘记了初心,尤其是读研的时候,一直都是功利性的去考证,去为之后的找工作增加筹码,而不是为了学会知识,也基本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现在想起来,觉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除了阅读,还有感受与探索,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探索自己的热爱所在,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一套功利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但是找到之后呢?怎么去工作、怎么去生活?我们好像很少去思考。生活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线路,它应该是多元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并热爱终身的事情,才能一直坚持,最后在那生活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线路,它应该是多元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并热爱终身的事情,才能一直坚持,最后在那条道路上有所成就。就像是考研,这件事是我二十多年来自己独自做下的第一个决定,从学校的确定到专业的选择,再到学习的过程,都是自己独自摸索。因为想要去更好的学校看看,所以才能在那一年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坚持到最后。现在看来,或许不是那么有远见,但是这是我热爱然后坚持,最终有所成就的第一件事,这一路上也有所得。
读完全书,我觉得《我与地坛》这本书非常值得常读,里面对生活的终极意义、生命、死亡、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生必经之路的感悟值得我们的体会与共鸣,每个人生阶段去读或许都会有着不同的体会。
2022级学前三班 石蕊
《百年孤独》观后感
《百年孤独》是一本难读的好书,这本书的难读并不是因为思想艰涩,而是因为人名复杂、剧情冗长。但我认为,百年孤独是一本有“历史感”的小说。历史感指的是它独有的一种厚重,它复杂到刚刚好让你会忘记细节,但又不至于丧失联系跨越时空的线索的能力,这其实就是读历史的感受。任何人第一次读历史都会在海量的细节、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毫无逻辑的人物关系面前感到抓狂。但当你放长阅读的眼光你会发现,看似随机的事件有一个规律的演进方向。而真正的震撼来自于意识到历史不带感情的演进,碾碎了个体的命运。所以我带着读历史的角度阅读了这本书,我读出来的是四个关键词:不解、遗忘、无情、孤独。
“不解”指的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无知,这其实是人面对历史的常态。我们身边常有一些想不明白,也不想去花时间搞明白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日常的历史感,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里要遭遇的常态。这种难以理解的现实在书里用平淡的口气讲了出来,成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基调。我们对于马孔多故事的体会很大程度上接近了一种不解的状态,比如说飞毯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死而复生的,理解这些魔幻的现实需要抽丝剥茧的力气,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面对这种历史的不解的态度,其实是木然。
然后我感悟到《百年孤独》里面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遗忘”。“历史是在丢失的回忆里逆水行舟”,布恩迪亚家族第四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故事就是这样,作为苦难的亲历者,他碰上了可怕的敌人——遗忘,并且在和遗忘搏斗的过程中发了疯,何塞跳下火车那天晚上的大雨,好像冲刷了整个《百年孤独》的世界,等雨停之后,马孔多满目疮痍,而读者也不再记得香蕉园的屠杀了,或者说宏大而抽象的悲剧,被具体但更贴近生活的悲剧盖住了。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愈合伤口的并不是和平,而是遗忘和麻木。
读马孔多的屠杀和大雨,是这本书最令人震撼的时刻,这让我不得不思考,将来的人会怎样记住香蕉园的屠杀呢?还有那场洪水呢?加布里尔临终的时候,在手边翻到了一本发皱的圣经。他翻开发黄的书页,一封信掉了出来。这是老家的朋友雷奥里亚诺寄给他的,只是他的回信石沉大海。听说,那个叫马孔多的镇子被雨水冲到了南美大陆的另一头。这就是我所说的“无情”,“无情”并不是指残酷,而是完全客观地不带一点感情。
最后我感受到的关键词是“孤独”,布恩迪亚家族所有人的宿命——孤独。在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要经历和前人一样的欲望和挣扎,然后被扎得遍体鳞伤,最后选择在自己的空间里孤独地老去。《百年孤独》是活在历史里循环里的孤独,这种孤独是被遗忘和无情带来的,真正的孤独并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不被理解。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够轻易逃脱这样的命运,遗忘毕竟是我们的宿命,只有我们很努力,才能记住一点点重要的东西,这就是《百年孤独》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
在《百年孤独》的结尾,随着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终于读懂了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纸上的关于马孔多命运的预言,马孔多也被大风刮走了最后一片瓦。马尔克斯在结尾写道:“一切都被预言了:这座镜子之城、幻想之城会在奥雷里亚诺解密羊皮纸的那一刻被大风抹去,从记忆中驱逐。所有写在羊皮纸上的预言,从上古到永远都不会再次上演,因为被判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族人不会在大地上获得第二次机会。”这个结尾其实是马尔克斯的呐喊,这是一个鲁迅式的结尾,“被判百年孤独的族人”便是他的族人,拉美人民在不解、遗忘、无情之间,必然要忍受孤独的命运、重复的历史。马尔克斯希望他们不会再得到第二次机会,就像鲁迅想要砸破那间铁屋子一样。
在1985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演说的结尾,马尔克斯说:“我们创造故事的人有权利相信,现在要创造一个相反的乌托邦还为时未晚。一个崭新的、清扫一切的乌托邦。在这里,没有人可以决定他人死亡的方式。在这里,爱是真挚的,幸福是可能的,而背叛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族人会——终于,永远的——得到在大地上的第二次机会。”这是《百年孤独》的最终主旨,它是马尔克斯站在一个蒙昧的、没有记忆的社会的呐喊,他希望自己的族人都能记住,他们活在的社会是一个无止境的历史循环,所以孤独才是所有人的宿命,所谓的第二次机会,是彻底改造我们的世界,是靠理解、靠记忆、靠共情,依靠一切人之所以为人可以依靠的东西,当然也许这些并不是全部,因为毕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也是历史深处传来的最终讯息。
2022级学前二班 徐焱鑫
本次活动利用同学们的业余时间组织开展,每位同学分享一本对自己有启迪的书籍。三位同学以选择的这本书展开讨论,谈谈为什么喜欢,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以及对这本书独有的见解。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分享各自的读书经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本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读书成就人生。通过阅读,尽揽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人生。本次活动的举办,引导我院学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通过阅读,尽揽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人生。
(供稿单位:儿童福祉学院 供稿人:石蕊 审稿人:倪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