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工
学子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学工 > 学子风采 > 正文

儿童福祉学院学生会举办“品书中百味,留无尽余香”活动展示(十七)

发布日期:2024-03-01 21:10 点击数: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为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更为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书籍中寻找理想的栖息地,为此儿童福祉学院学生会举办了“品书中百味,留无尽余香”活动。参加活动的有2023级部分同学。

活动伊始,四位分享人依次分享他们喜爱的书籍,向我们展示了书中最触动心灵的部分,在与同学们交流中展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对文本的深入研读,获得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感悟。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从书中汲取智慧,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是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故事,叛逆、放荡、残酷的故事,来自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也许因为我自身的年龄经历的事情,也许我没有主人公如此的愤世嫉俗,书中为了表现霍尔顿的不学无术每句都是满嘴脏话,令我有些遗憾。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不过虽然有这些粗俗词语,但霍尔顿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也正是因为这颗心才让他如此不同,“出你泥而不染”,霍尔顿厌恶学校、厌恶人群、各色各样的人,但本质上他是个很不错的人,只是“假模假式”的社会不得不令他心烦。他并不像那些伪君子一样,属于种种利益、名誉,最终堕落虚伪着生活着。不论权利再人的人,也只是这个社会的傀儡罢了。

他想逃离这个刻也不想待的地方,甚至想去乡下装聋哑人来摆脱世俗,可做“不食人间烟火”也只能想想而已。仅此而已。

霍尔顿最痛恨电影,做作的情节使他头疼,可在百无聊赖时他又不得不迈入电影院;他痛恨玩弄的感情,种朊脏的爱情,可他又做了他痛恨的事情.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太多。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悲剧的,他的悲剧比任何人都要痛苦。挣扎的太多,惶恐无助,逼迫做自己讨厌的事情,只是因为他有破红尘、看淡一切,想逃避。最后,也只好妥协。

霍尔顿的人物形象也是很讽刺的吧。

他的幻想是美好的,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就像他的妹妹菲苾、弟弟艾里那样。在这个喧嚣污浊的世界,也仅仅有孩子拥有花儿般得心灵了。却也完不成这个愿望了吧。这个世界被腐蚀了太多太多。

有时候,比起主人公的“愤怒青年”我更喜欢那个可爱的菲苾。她虽是小孩子,但比她哥哥更理性。她懂得做事的轻重缓急,当然也打消了霍尔顿不切实际的想法。

你的身边,也总会有这种人吧。像主人公的桀骜不驯,菲苾的善解人意,伪君子的假惺惺,它会使我们引起共鸣。我想这也是《麦》畅销的最大原因吧。

                                                  2023级1班李佳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

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与其说是为了找寻育儿方法,不如说是成人通过育儿找到真我的一个途径。

看到个人成长过程中那些黑暗角落,看到那些不为己知的根由,各种复杂情感与感觉在大脑里盘根错节,从混乱中一个个理出头绪,走向更加清晰。

在读《爱和自由》这本书的时候,也一度让我很痛苦,有很多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没办法表达,总感觉被什么卡着,始终突破不了那个口子,尽管刚开始让我感到通透。

之所以感受到通透,因为很多次都让我张大嘴巴,突然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哦果然是,我也会那样,哦天哪原来是这个原因。有时候也会发出疑问,难道我身上的某些行为也是这个原因?为什么父母双亲养育我成人,到头来还要把不成才或者其他什么的原因归结到他们头上?

这是不道德,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单纯为了探寻一个自我发展,抑或自我疗愈的方法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借此大发问责之态实在有点本末倒置。

阅读是为了解开谜团,获得能量,是为了更好前行,不是要揭开了伤疤再去给自己撒一把盐,让本就不那么愉悦地身心受到二次重创。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些行为也许也是无心之举、无奈之举,如果真真有意为之,那也是爱子心切乱了方寸,一切都源于爱。

爱值得我们一辈子探索和践行,随着时代地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不断精进,去粗取精,不断探寻人类成长的最佳方式,以及不能最优化成长的源头。

我想人的毅力是个好东西,只要它在,不管何时只要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定会把真爱洒向周围一切,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好,所有的伤痛也都会化为灰烬,每个人都能得到爱、施于爱、感知爱、传播爱。

一切从自身出发,想到,做到,打破梦幻,变为现实。

                                                 2023级2班冯莫

《童年》读书感悟

《童年》是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这本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成长小说,又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批判小说。通过主人公阿廖沙的视角,我们看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高尔基的文笔深情而细腻, 让我感 受到了阿廖沙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气。他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 无忧无虑,而是在贫穷、孤独和苦 难中度过的。然而,正是这些经历 磨练了他的意志, 让他在未来的岁 月里更加坚强。

在《童年》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阿廖沙的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软弱而善良的女子。他们无法给阿廖沙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但他却从周围的人和事物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他遇到了一些善良的人,如他的外婆、小茨冈和好事情,这些人给了他关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同时,《童年》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阿廖沙看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官僚腐败的现象以及弱者的无助和绝望。这些情节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通过阅读《童年》,我深刻地理解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要做一个有良心、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3级3班曾秋豪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分享

“英雄不问出处。”诚如古语所说。尽管对他《看不见的城市》一书所怀的无限好感,但也许我本不必就此君的出处去寻根问底。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不由的想起了这句有名的哲学名言。不过这种“合理”所真正说明的,可能却是为什么人类的思维能力未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创造性的发展的缘故吧。我承认科技的发展和当今人类的丰富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犹如此刻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我将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获得有关卡尔维诺其人的信息。但回顾千年来人类就生存问题所进行的思考进程,我看到更多的却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那些让人类盲目的去依赖科学,机械化的思考和生存方式,同时也是最自然,最原始的那些有关美丽和幻想的思维的逐渐退化。

也许你同我一样,很早以前就已无数次的问过自己:那些你所生活的或人们在言谈中总是透露出无限向往的“城市”归根到底是什么呢?

“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或着隐藏着反面的恐惧,像梦一样。”这便是马可或者说作者卡尔维诺本人对“城市”的理解。

                                           2023级融合一班李怡霏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仅对书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在分享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活动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稿单位:儿童福祉学院 供稿人:王钰淼 审稿人:倪智超)